国家环保核查组昨对江苏去年的主要污染物减排进行核查。记者由此次核查了解到,2009年,我省共实施了1121个减排项目,根据自查情况,顺利完成全年的减排任务。
“十一五”以来,我省已经连续三年完成年度减排任务。有关人士指出,江苏在全国省份中人口密度最大,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,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最高,正处于工业化、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,且产业结构不尽合理,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体水平仍然较高。而在这种情况下,江苏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年完成总量减排指标的省份,并在保增长成为重中之重的2009年持续推进SO2和COD的大幅减排,着实不易。江苏减排,可谓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确有独到之处。
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江苏坚持环保优先、节约优先的方针,体现了政府自上而下推进减排的强大意志。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,把完成年度减排目标列为2009年省政府九大工作目标之一。在保增长的大背景下,江苏节能减排的“紧箍咒”没有松,环境保护的“硬杠杠”没放宽。省领导多次召集会议,现场督办,要求把污染减排、太湖治理、淮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当作环保的重中之重,确保各项目标的完成。
同时,以制度之手撬动减排的铁盖头。去年,我省将减排约束性指标直接下达到了县一级,并出台减排的监测、统计和考核办法,这也标志着我省减排三大体系的正式形成。在此基础上,严格项目准入和审批关,减轻增量的压力。2009年,我省总共否决了466个大项目,涉及投资额达97.6亿元;审批的工业项目14251个,70%进入工业园区。
我省还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、技术升级为手段,深入挖潜。到去年底,我省已经关闭小火电组687.6万千瓦,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45万吨、落后炼钢能力547.2万吨,分别完成“十一五”总目标的224%、51%和77%。对印染、冶金等耗水、排放量大的行业,加大技术推广力度,鼓励企业开展污水深度处理等。我省与环保部联网的国控重点企业有544家,联网任务完成率为104%,成为全国仅有的4个完成联网任务的省、市之一。
持续的制度创新,是江苏减排的又一亮点。比如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,完善资金多元投入机制,推行第三方运营,实施区域补偿,试点绿色保险等,为全国的环保工作作了有益探索。
虽然我省的减排工作正有力推进,但有关负责人仍提出警示,全省“十一五”后期的减排形势仍十分严峻:每年新增污染量较大,消化难度越来越大;随着大型污水处理厂、电厂脱硫等重点治污工程的建成,难以再排出较大减排量的项目,挖潜难度越来越大;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,淘汰落后产能、优化产业结构任务更为艰巨。随着大批减排工程投运,加之中小企业面广量大,监管难度空前加大。
但江苏推进减排决心未改。在上月28日刚刚结束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,我省提出,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,也是决定江苏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。抓好节能减排,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,已是江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、巩固经济回升势头的不二选择。 |